青春期早期的一些 主要特征
几乎全世界的青少年在度过了他们的孩童期以后,开始试图在心理上和他们的父母远离。这是一种天性,使得他们追求一种独立的、自身的想法,而如果与他们的父母过近的话,则会影响他们自我意象的稳定性。
所以,很多孩子在青春期早期(约12—14岁)去寄宿学校,正常发展情况下,并不会有很多的问题,他们本身就带着和父母的某种距离,已经不再害怕和父母分离了。
在这个年龄,孩子们头脑内部的“分离”实际上和我们所说的“自主性发展”有关,这种内部思维的分离,可以形成一种内在的独立性。
而在心理咨询治疗室里常见到的那些在寄宿学校读书的学生来访者或病人,问题的来源往往主要是因为他们身上还维持着和他们父母共生性的链接,这种分离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惊恐的感受和扰动。
也就是说,如果青春期孩子之前的早期阶段,有一些发展性的重要问题没有成功的度过,这些问题会持续地演进到青少年时期,甚至会影响到他发展成一名健康、自主的成人。尤其是在这个年龄阶段非常必要的第二次“分离个体化”的进程中。
这就是故事的另一面,这个年龄的孩子如果和父母过于亲近的话,会失去“自己是谁”的感知,沉浸在一种非常坏的“融合”的感受中。如果这个“融合”的感受太强,会使得孩子过于焦虑,从而使用“退行”来防御。这里的“退行”既可以指向自身,也可以指向他人。他们最后希望通过这种“退行”来打破“融合“。
这个阶段的第二个特征,就是青少年极度对于自尊的敏感性。
现实生活中并非鲜见的一种情况,一个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在学校表现不太好或者其它某些原因,父亲或母亲就打了他。但是被打了之后, 往往他会表现得更加糟糕。当然,这种表现得更加糟糕有很多原因,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这个行为伤害了他的自尊的部分。
除了“自我独立性”和“自尊敏感性”,在进入到青春期以后(当然这个变化可能在青春期前期就已经开始了),你会发现孩子现实的、显著的身体特征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会存在着性别的识别。孩子们会不断地去识别出自身性别的部分,也会去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哪些部分和自己的性别是有相关性的,你会发现青少年会逐步地进入到我们称之为“性器性化期”这样一个阶段。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我们提到的身体的变化,同时还有其他一些变化。你能够在他们的智商测验中,在他们的现实检验中,发现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发生着显著的改变,孩子们开始有能力以一种更加复杂的方式来理解自身的环境。
伴随着一些新的理解,也会有一些新的特征出现。他们会开始不断地反思自身的价值系统;不断地反思被传授的、教予的那些文化的内容;反复不断地思考:哪些东西是我喜欢的?而哪些是我不喜欢的?虽然他们在此阶段很难发生真正的重大改变,但是他们的“超我”经常是摆荡之中的。
智慧照亮家庭教育的道路,暖心引领父母孩子的旅程
佳焱家庭学堂,立足于人工智能与脑智智能的辉煌交汇点,以科技为引领,推动家庭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我们深知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局限,因此,在吸收中西家庭教育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融合阳明心学智慧、人工智能技术、脑科学原理、心理学洞察及职场实战经验,致力于构建一个前沿、系统且科学的家庭教育生态体系。我们的教育理念是秉承天道,顺应天性,唤醒天赋,引导孩子发现并实现天职。
扫码 加微信获取适合孩子成长的完美规划关注抖音,我们定期会更新一些适合家庭教育,适合孩子成长发展的视频。
18911096155点击电话咨询,获取最新讯息,享受最高福利!